营商环境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十年来,江苏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等走在全国前列,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增强。作为全国首个成立行政审批局的的地级市,南通全力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从“一枚印章管审批”到多部门通力协作,近年来,南通“放管服”改革聚焦“用户思维”和“客户体验”,加快实现政务服务理念由“管理者”向“办事者”转变,取得了显著成效。《奋楫深水区——13市改革巡礼》,跟随记者一起到南通去看看。
在南通汇金国际广场,南通双宇财务公司的刘女士想要新申请设立一家公司。十年前在南通新申请设立一家公司,大概需要10份材料,平均要跑15天,现在新申请设立一家公司,需要什么样的流程呢?记者到双宇公司的现场看一看。
南通双宇财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刘客说,先打开“全链通”综合服务平台,核入名称,直接按照系统提示,进行下一步操作就可以了。接下来,系统已经提示营业执照已经好了,就可以去政务中心领取营业执照了。
在南通市行政审批局,市场准入处工作人员已经将准备好的营业执照正副本以及登记通知书交到了刘客手中。
刘客说,以前办理营业执照需要好几天,跑好几个窗口;现在早上提交材料,中午就可以拿到了营业执照,非常便捷。
刘客感受到的便利,来自于南通大力推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15年8月,南通成立全国首个地级市行政审批局,全力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放管服”改革就此起步。瞄准市场准入、投资建设两大领域,原本涉及15个部门的53项许可事项集中交由市行政审批局行使。 2016年5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点赞南通“一枚印章管到底”改革经验。多年来,南通“放管服”改革,以大胆创新、扎实举措,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南通市行政审批局市场准入处副处长万丽香介绍,十年来,南通持续深化改革,减材料、优环节,做优企业登记全生命周期,正在全面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制度,线上并联办理企业开办6个环节,线下设置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专区,“套餐式”代办帮办企业开办全流程,在南通办企业可以“网上办 马上办 一次办”。
在一次不见面模式下的开标,这套“鸿雁不见面”交易系统由南通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自主研发应用,在全国属于首创。不同于以往人头攒动的开标场景,现在,企业不需要到现场,开标场景全程交互可视。仅花了十几分钟,整个开标流程就顺利结束。
南通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汤骏说,长期以来招投标活动,对于投标企业而言既是体力劳动,又是一项智力活动。大部分企业都来自全国各地,需要汇聚在南通。经过长途跋涉,在同一个空间里进行投标。现在推行“不见面交易”以后,企业可以在自己的位置,在天南海北完成跨越千里之外的交易,极大地减轻了企业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节约了大量的费用。
南通“放管服”改革在集成优化商事制度、系统推进简政放权、推进“不见面交易”的同时,重点攻坚克难,啃“硬骨头”,合力再造工改流程,目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精简60%,打造“承诺+预审”为特征的“拿地即开工”南通模式。
在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星源材质项目的工程建设现场。去年11月,百亿能级星源锂电池隔膜项目在这里开工建设,成为第一个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和次年投入生产的隔膜生产企业。这样高效的生产速度、建设速度是怎么实现的?
星源材质(南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瑞介绍,由于2021年整个项目的指标比较紧,南通行政审批部门提前跟企业进行规划,积极跟各级政府进行沟通,确保了项目建设的合法合规。进入了拿地之后,政府部门开通了绿色通道,使整个项目能够快速开展,也是进行了信用承诺制的审批工作,得益于南通市良好的营商环境。在今年5月 ,公司决定在南通的这个项目,在原来100亿元基础上,再增加20亿的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公司在南通的基地。
像南通星源材质项目所享受的“拿地即开工”服务正在更多地惠及全市各类重大项目,这背后是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持续发力。南通市是如何加速推进审批服务“简而再简”的?
南通市行政审批局副总工程师蔺明河介绍,近年来,南通聚焦于解决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材料多、审批时间长的难点堵点问题。去年,南通出台了拿地即开工的工作方案,通过开展“前延”服务、项目策划生成、全程帮办代办服务,畅通项目报审“最先一公里”。今年,南通又印发了低风险项目简易审批改革方案,将风险项目审批由35个工作日缩减至15个工作日。
从“一枚印章管审批”到多部门通力协作,多年来,南通“放管服”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的良好局面。“放管服”改革,不仅为企业主体松了绑,更让市场释放出巨大活力。十年前,南通工商部门登记私营企业21.7799万户,个体经营户49.3825万户,截至2021年底,南通登记市场主体已达112万余户。自2019年在江苏省率先推进“一件事”改革以来,南通先后发布四批次101件“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服务清单,办理时限、企业群众跑动次数均下降七成多,真正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南通市行政审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金辉说,南通紧跟国家和省市“放管服”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紧跟社会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新需求和新期盼,通过推行行政审批“三集中 三到位”,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打造不见面审批升级版,不断增强社会群众对政务服务改革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特别是在不见面审批方面,南通制定了不见面审批的清单,通过信息化、标准化两大支撑,实现了PC端、网端、自助设备端的三种方式不见面。通过“一号答”、代办制、邮寄快递送、联合审四种方式打造了不见面办税、不见面办照、不见面办证、不见面审查、不见面交易的南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