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人大建议办理
建议/提案提出者: 李春旺委员 建议/提案号: 第0450号
标题: 关于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提案
建议/提案内容: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深化、“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的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推广成效初步显现,网上办理事项“三级四同”、政务服务“五位一体”逐步形成,便民利企成效明显。但我们也清楚的看到,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的过程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有效突破。   一、存在问题   1.“信息孤岛、数据壁垒”客观存在。随着“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成为重要的瓶颈制约和堵点难点,一些部门使用自身审批和政务服务系统,部门的数据信息没有在政务网系统公开共享,“信息孤岛”、“数据壁垒”客观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简政放权的成效和企业群众获得感,是必须尽快破解的关键性问题。   2.网上政务服务水平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网上政务服务水平和能力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服务范围覆盖面不够广,存在政府“提供的服务不需要,需要的服务找不到”的情况;服务事项缺乏统一标准,网上办事指南准确性、时效性和实用性不强,导致跨部门、跨地域事项难办理,行政成本高;宣传不够,江苏政务服务网上线一周年来,使用率并不高等。   3.缺少24小时自助服务系统。因自助服务设施种类单一、办理时间受限等,以往市民来中心办事,总会遇到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市民下班了,政务服务中心也下班了。这让八小时以外来服务中心办事的市民,觉得办事很不方便。   4.网上与网下融合不畅。首先,实体政务大厅是企业群众办事的主要渠道,线下平台办理受到时间空间制约,办理量大、办理频繁的窗口人满为患。其次,线上平台办事便利,但全流程“一网通办”的事项有限。

二、对策建议   当前,我们的追求就是如何围绕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不见面审批”改革为总牵引,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并以此促进经济体制、公共服务和权力运行机制等三大领域改革,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围绕这个追求,针对存在问题,建议要做好如下几点:   1.全力推进“一张网”建设。进一步梳理权力清单,将各类审批事项100%进驻上网办理,同时加快政务服务“一张网”向区镇延伸,逐步形成省、市、县、镇、村五级政务服务网络体系;自上而下开展网上审批系统整合融合,加快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着力完善人口、法人、信用、电子证照、办事材料等基础数据库,整合打通条块业务系统,充分利用大数据中心和政务服务审批平台,推进数据资料共享,加大信息互通力度,以大数据应用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2.拓展网上服务功能,加快建设政务服务标准化。加快网上服务功能开发和应用推广,在全流程网上办的基础上,不断叠加网上便民应用,改进用户体验,增强用户粘性,让“一张网”更加管用、更加好用。推行网上申请、快递送达,推行“零上门”办理,实现让群众上“一张网”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同时,加强窗口人员规范化管理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做到“一人多岗、一岗多能”,实现“人有工作标准,事有质量标准,物有管理标准”的标准化格局,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能力。   3.建立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政务服务中心牵头,建成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纳入公安、税务、工商登记、公积金查询、人行征信、拍照打印等各类自助设备,开展“24小时不打烊”服务,为“上班族”提供便捷服务。   4.实体大厅开辟自助申报专区。建议在行政审批服务大厅按功能分类,增设自助申报设备,开展自助申报体验服务,开辟多渠道申报“绿色通道”,切实减轻线下办理拥堵矛盾。同时,进一步加大抗震、消防、气象、人防等部门整合力度,抓紧建成远程电子审图中心,为施工图审查提供“易联e审”服务。进一步加强与银行合作,通过互联网+,推动金融服务与政务服务融合共享、价值再生,依托银行线下渠道延伸政务服务,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关键之举,也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功在当前,利在长远,只要我们精心谋划、久久为功,相信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度融合,一个全天候、数字化、无缝隙的智慧政务将指日可待。

承办单位: 主办: 市行政审批局 协办:
答复日期: 2019-07-05
答复内容:

李春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政务服务工作的关心!

您在建议中指出的政务服务数据共享难、线上线下融合不畅、缺少24小时服务专区等问题确实存在,提出的推进“一张网”建设、拓展服务功能等建议,非常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这与我市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高度契合。现就您提出相关意见建议答复如下:

一、全力推进“一张网”建设。一是不断梳理完善权力清单。我局按照省、市、县“三级四同”要求,组织市、县各部门在政务服务网录入7906个市级权力事项和125962个县级以下权力事项,做到事项100%上网。二是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向基层延伸。去年我局牵头组织各县(市、区)主动承担全省镇村事项清单调研编制工作,建成镇级站点93个、村级站点1795个,在全省率先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政务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三是建好通办平台。目前已开发建设南通政务服务综合管理平台,与江苏政务服务网对接,将33家市级部门671个独立的审批系统全部迁移至该平台,各县(市、区)系统、部门自建系统均通过该平台与江苏政务服务网互联互通,实现统一接收、统一办理、统一反馈,切实解决部门“信息孤岛”问题。对国家部委、省级系统无网上申报途径的事项,专门开发部省事项网上统一申报系统,实现网上申办无盲区。四是推进政务信息共享。市行政审批局围绕企业群众办事需求,调研整理进驻大厅40多个部门200多类别共享需求,下一步将开展审批服务数据共享交换,同时,积极推动各县(市、区)开展数据共享工作,打破部门“数据壁垒”,进一步减少企业群众办事申请材料。

二、不断拓展网上服务能力。一是接入国家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今年5月份,市、县政务服务网站点同步接入国家政务服务网总门户,进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可以申办南通所有事项。同时,不断组织部门动态更新完善办事指南信息,确保网上办事指南统一、规范、准确、实用。目前,我局还正在与省政务办对接,力争纳入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试点单位。二是提升政务服务移动端办理能力。我局会同市大数据管理局开发建设“南通百通”APP,实现90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移动端办理,完成“南通百通”与“江苏政务服务”APP整体对接,正在拓展县(市、区)移动办理事项功能。对企业群众办件量大的“临时禁区通行证”、“三超证”、港澳出境二次签注、人社业务、公积金查询等20多个事项,专门开发APP应用,接入南通百通和江苏政务服务网移动客户端,不断提高用户粘性。三是实施大厅“一窗受理”模式。组织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布局调整优化,对市场准入、税务、公安出入境、不动产交易、交通运输、医保、社保等部门事项审批设立“一窗受理”专区,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目前全市80%以上的事项实行“一窗办理”。四是加强宣传推广应用。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政务服务平台和应用功能,宣传不见面审批和快递送服务,通过南通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发布服务资讯120多期,让企业群众知晓并尝试使用政务服务网,目前南通政务服务网访问量已突破5200万,每月通过快递送达完成办件2000多件,将逐步实现“零上门”办理。五是推进政务服务标准体系4.0版本建设。编制发布服务标准1687条,加强标准化的宣贯落实,提高窗口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本领,实现标准全覆盖、管理全规范、服务全方位、满意全过程工作目标。

三、加快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建设。市行政审批局组织学习了上海徐汇区、四川乐山市、湖南彬州市等地的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大厅成功经验,积极推进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建设。目前,海安、通州、如东、如皋等地已经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实现发票代开、发票领用、个人信用报告查询、不动产权属信息查询、个体户营业执照办理、社保查询、就业政策查询、自助拍照、港澳通行证自助签注、住房公积金查询、地名查询等30多个查询业务和10多个办件业务的自助办理。海门、启东等地正在开展24小时大厅的新场地建设。市行政审批局制定了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大厅建设方案,正在协调落实服务场地、建设经费等事宜,将尽快为市民提供全天候自助服务。

四、提升大厅“一站式”功能。一是丰富大厅智能设备。在政务服务大厅部署了税务登记、出入境签证、信用查询、营业执照办理、不动产权证、社保卡制卡等自助设备,并安排工作人员开展自助申报导引服务。在政务服务大厅专门配备电脑高拍仪等设备,设立政务服务网体验区,方便企业群众开展自助网上申报服务。二是开辟多渠道“绿色通道”服务。在开通服务重大项目“绿色通道”,为重大项目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代办帮办工作的指导意见》,市、县两级成立代办中心,各部门配齐帮办员队伍,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 “导办、帮办、代办、联办”一体化服务。三是实现建设工程联合图审。配合市住建局成立建设工程施工图联合审查中心,开发上线“e联易审”数字化联合审图系统,整合住建、气象、人防、消防等相关部门施工图审查环节,构建“一窗受理、联合审图、集成服务、综合监管”的数字化、不见面多图联审新模式。四是完成公共支付平台建设。配合市财政局开发建设公共支付平台,于6月30日正式上线运行,实现非税收入缴纳网上办理。

今后,我们将继续按照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要求,充分利用最新信息化技术,大力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